“啊,我想起来了。我家老头是负责管理中央科院医药研究的。我好像记得他在偶然间说过,咱们国家早几年前就从黄花梨木当中提炼出了降香。那降香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特效药。老头同时还说了,黄花梨木里面还蕴藏了其它好几种非常有利于人体的珍贵物质”
突然,一位‘公子’拍了一下后脑勺,失声说道。
“看来这就是真相了。多半就是对方在黄花梨的科研上有了大突破,准备大用黄花梨。”
众多‘公子’面面相觑之后,都面露了然之色。
他们都觉得自己已经堪破了对方大量收储黄花梨的真正秘密。
“既然是用作医药原材,想必以后涨价也涨不到哪里去。你们有兴趣跟着收储的就去跟。反正我是不会跟。”
烈哥意兴阑珊地摇头说道。
“我不跟。”
“我也不跟。”
其它‘公子’纷纷表态。
最后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跟着对方收储黄花梨。
黄花梨就算要涨价,也不知要等上多长时间。
而且作为药材,它再涨又能涨到哪里去?
等上不知道多久才涨价倍,最多十几二十倍可还行?
在场的‘公子’们都习惯了赚‘快钱’,哪里会有那种耐心?
此时要是陈国泰在场听到‘公子’们这些自作聪明的猜测,必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因为‘公子’们的这些对他最为有利的想法被他提前预料到了。
‘公子’们此时根本不可能知道,随着国家进入新时代,全体国民共同奔向小康的过程中,少数一部分国民的财富将会在短短几年里出现史诗级倍数增长。
那种情况下,本身具有极大保健作用,兼是心血管特效药原材,并且又是百年才能再生的黄花梨迅速成为了那些‘先富起来’的人的心头肉。
黄花梨的价格在六七年之后的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迅猛启动。到九十年代初期就达到了一千万元一吨。
到了那个价位还不罢休,仍然快速走高。
二十一世纪初期,黄花梨的价格曾经达到过令人谈之色变的3500万元一吨,甚至更高。
随后虽有回落,但总体上也没有回落太多。
对这一切了若指掌的陈国泰早就已经决定要参与这一场饕餮盛宴,让黄花梨这一史诗级别的‘投资品’成为他‘商业帝国’的绝对奠基石!
只不过未来再怎么光明,陈国泰现在也是才站上。
他眼下还在为在京城置办房产而奔忙。
而且他在买房过程中还遭遇上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麻烦。
上午10点,东城区,三山胡同。
这条胡同处在京城黄金地段。走出胡同就是东长安街。
胡同里以前聚居着历代以来的高官大员。每座宅邸的规模都不小。
民国以后,这些宅邸逐渐落到了巨商大贾和各个政要手中。
眼下,带着唐大虎三人的陈国泰正与另外七八个形色各异的人同处在三山胡同‘刘府’大宅的前院里。
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分成了三四拨。
几拨人之间相处得并不融洽。
现场气氛颇有些诡异。
“这位哥儿,你可能是刚来京城,不知道京城的水到底有多深。我以过来人身份最后劝你一句,这座宅子并不适合你。你还是去看看其它宅子的好。”
东城区道上的‘扛把子’,三十多岁的罗东阳危险地眯缝起眼睛,很有点不耐烦地对神情淡然的陈国泰发出了‘最后通牒’。
“劝我最后一句?看样子他似乎要拿出具体手段来了?光天化日之下,他会拿出什么手段?难道要当众上演‘全武行’?可是就算他背后有强力主子挂靠,怕也没有那么大的胆量给他的主子招惹事情。毕竟现在正处于形势变革的敏感时期”
陈国泰一点都不把罗东阳的威胁放在心上。他平静地注视着马上就要发威的罗东阳,心里快速盘算。
一个多小时以前,他与唐大虎三人抵达东城区之后,立即就开始到处查问哪里有私人房屋出售。
可能是运气比较差,也可能是走过的地方还不够多,忙乎了很久都一无所获。
然后唐大虎找到了他所认识的,在东城区混的‘街溜子’小头目米小光进行询问。
结果米小光还真给陈国泰带来了惊喜。
米小光恰巧知道三山胡同的‘刘府’正在出售。同时他也正好认识‘刘府’